【世界艾滋病日】防“艾”知识宝典
发布时间:
2022-12-01
一、危害性认识
1.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没有有效预防的疫苗。
2.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性传播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3.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感染风险较大的不安全性行为包括:没有保护的男性同性性行为、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有偿性行为等。
4.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
5.艾滋病需要终生治疗,会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一定的经济、精神负担。
二、预防知识
6.不能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7.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学习和生活接触不传播。
8.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必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9.注射吸毒会增加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使用新型毒品/醉酒会增加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10.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应及时采取医学手段阻止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
11.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12.发生高危行为,怀疑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应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于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可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三、检测与治疗
13.如果发生了不安全性行为,应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对维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14.从发生高危行为到可以检测出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做窗口期。此期,虽然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是,仍然具有传染性。
15.我国各地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均能提供保密的、专业的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
16.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四、法律法规
17.艾滋病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他(她)们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8.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要主动将感染情况告知自己的配偶和性伴,并做好保护措施避免他人感染。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仍卖淫、嫖娼或者故意不采取防范措施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致人感染艾滋病,将被依法以故意伤害罪惩处。
相关资讯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