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药物篇】抗菌药物不是万能药
发布时间:
2021-07-20
抗菌药物(俗称“消炎药”、“抗生素”)是人类一种珍贵资源,保护抗菌药物、遏制细菌耐药性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目前普遍、大量、长时间、不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造成药物资源巨大浪费。我们需要减缓耐药的发展和蔓延,使现有的抗菌药物尽可能长时间为医疗服务。
什么是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应随意购买,需凭医师处方合理应用。
普通感冒可以应用抗菌药物?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咽部不适、咳嗽,并可有畏寒、低热等全身症状。抗菌药物不能改变感冒的病程和预后,普通感冒不需要常规使用抗菌药物,不应该一感冒就随便吃抗菌药物,盲目的使用还可能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
滥用抗菌药物催生耐药性,出现超级细菌
把抗菌药当消炎药、感冒药随意应用,不但效果不理想,反而会催生出更强大的细菌。因为我们在应用抗菌药杀灭细菌的过程中,细菌为了生存,也一直在“反抗”,在不断抗争中逐渐改变自己,变得更强大,导致一般抗菌药物(甚至最高级别抗菌药物)很难杀灭它们。
服用抗菌药物期间不饮酒
头孢类抗菌药与酒精相互作用会引起“双硫仑反应”,是因为这类药物与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结合,抑制酶活性,从而影响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使得乙醛在体内堆积,从而使机体产生头晕、头痛、心慌、胸闷、恶心、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另外,甲硝唑和替硝唑也能抑制酒精代谢,服药期间饮酒也会发生类似反应。因此服用这类药物时及停药后应至少7天内不能饮酒。
不随便打点滴,能口服不注射
静脉输液的给药方式可使药物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能快速发挥药效,适用于中、重度感染的治疗,而治疗轻症感染时,常首选口服抗菌药物治疗。静脉输液操作本身就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发热、静脉炎、空气栓、血管损伤等。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是: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静脉注射。
相关资讯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