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急救,你我同行! ——急诊科急性心梗抢救成功纪实


发布时间:

2020-06-06

2020年6月2日,对于63岁的王先生全家来说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日子,而对于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来说,更是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时刻

当日下午,忙碌的急诊科出诊警铃急促响起,出诊人员快步上车并立即联系拨打120电话的人员。

“我的同事突然倒地,人事不省,快来……”“我们已经出发,现在听我电话指挥,立即胸外心脏按压……”

……

 

 

“人人都是生命的直接保护者。本次抢救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王先生的同事听从指挥,迅速采取了胸外心脏按压急救措施。”急诊科主任徐向东表示,“在接到120急救信息,了解现场情况后,我们立即在电话中指导现场人员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他们的按压不一定规范,但一定可以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出诊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因现场抢救条件有限,医护人员边做胸外心脏按压,边实施人工气囊辅助通气,快速转移,转移过程中所有抢救持续不间断,同时电话通急诊科抢救室值班人员全力做好急救准备。急救团队迅速到位,大家各负其职,设备、药品准备有序,王先生直接送达莱阳中心医院抢救室,应用胸外心脏按压机进行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心电监测,快速入喉罩,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脏除颤,用药……整个抢救过程达到无缝隙衔接。

 

 

不放弃,不抛弃,哪怕只有1%的希望,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也会付出100%的努力。王先生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5年前曾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在莱阳中心医院获救,而此时,王先生的病情再一次给医护人员发放了一份高难度的试卷。抢救14分钟,王先生出现室颤,立即除颤,心跳恢复,血压98/71mmHg,19分钟呼吸恢复,然而,还没等大家舒一口气,王先生的心脏时而停跳,时而室速,时而室颤,医护人员誓不罢休,全力以赴,坚持胸外心脏按压,除颤,胺碘酮转复心律等治疗,一系列抢救措施持续不断,抢救人员默契配合,沉稳有序……抢救67分钟,历经9次电除颤,王先生神志转清,心跳恢复稳定,90分钟生命体征较稳定,血压128/81mmHg,呼吸平稳,拔除喉罩,面罩吸氧,当机立断,迅速转入导管室行急诊冠脉造影及后续治疗。

“对于心源性猝死的患者,抢救必须争分夺秒、持续有效,大家都应该紧张起来,规范起来,快速去做,与死神抢时间。据统计,心源性猝死患者心跳呼吸骤停超过4分钟,抢救成功率几乎为零,但依托于胸痛中心流畅的运行体系,我们急诊科还是成功抢救了很多急性心梗患者。”徐向东主任仿佛又回到了抢救现场。

 

急诊科,这是一个团结的团队,一个坚强的团队,一个为生命执着而战的团队,历经112分钟,决战死神,王先生神志转清起死回生。不怕汗流浃背,不怕电除颤时用力所带来的胳膊酸痛,不怕近两个小时奔波忙碌引起的腿胀痛,不怕精神高度紧张带来的巨大压力,成功的喜悦拂去医护人员身心的疲惫,对他们而言,每一次大型抢救,都如临战场,都是一次智慧、精力与体力的考验,患者的生命是他们心中唯一的决胜目标!

“本次抢救可谓是惊心动魄,总结成功经验有三点:一是王先生的同事在医生远程指导下迅速进行了胸外心脏按压,二是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快速诊断,实施抢救,运送过程中持续保证呼吸循环抢救不间断,三是院前急救与急诊科的高级生命支持抢救做到了无缝隙衔接,争分夺秒,三者缺一不可。”徐主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一次提醒广大市民人人学习心肺复苏技术,人人会做心肺复苏,生命急救,你我同行!

温馨提示:发现有人突然倒地,迅速判断意识和心跳、呼吸,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情况,同时在医生电话指导下给予胸外心脏按压,为进一步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科普链接:急性心肌梗死后尽快行急诊冠脉造影及PCI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急,进展迅速,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加强入院前处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首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方法,适用于9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抢救性治疗手段。在病发12小时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了预后,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早使冠状动脉再通,患者获益越大。“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对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后尽快做出诊断,并尽快做出再灌注治疗的策略。

 

 

科普链接:胸外心脏按压

1)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另一只手的掌根与第一只手的掌根重叠,掌心翘起,手指相扣,伸直双臂,双肩位于双手正上方。

2)以100~120次/分的速度平稳进行,深度5~6cm,按压时小声或心里默数1~24,大声数25~30。

3)按压有效:按压深度至少5cm,不超过6cm,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

4)按压中断时间<10秒。

5)有效按压,向下压30次(时间15~18秒),共五个周期。

6)按压同时观察患者面色。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