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发布时间:

2020-06-06

2020年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宣传重点及口号有6个,分别为“合理用眼,关注孩子眼健康”“科学防控近视,拥有光明未来”“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关爱白内障患者,共享清晰视界”“控血糖、查眼底,预防糖尿病致盲”“重视低视力康复,提高视觉质量”。

 

 

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集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眼(myopia)。

 

 

根据近视的度数、屈光的成分、病程的进展分为三类:

轻度近视:≤300度(≤-3.00D)

中度近视:300度~600度(-3.00D~-6.00D)

高度近视:>600度(>-6.00D)

为什么会有近视呢?

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孩子发生近视的可能性会增大,高度近视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环境因素。近距离用眼时间长、用眼环境照明不佳、阅读字迹过小或模糊不清、持续阅读时间过长、缺乏户外活动。

诱发因素。营养失衡,高糖饮食、微量元素缺乏,大气污染都有可能是近视的诱发因素。

 

 

近视的症状有哪些?

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视疲劳,过度用眼后出现重影、畏光、眼部酸胀、头痛等。

 

 

中小学生改善视力的方法:

1.经常做眼保健操以及眼球操。

2.控制用眼距离,避免近距离用眼时间超过45分钟。工作或阅读时坚持“一拳一尺一寸(身体距桌一拳8cm,阅读距离一尺33cm,手距笔尖一寸3.33cm)”原则,保持良好坐姿。

3.每天睡眠时间国家规定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每天睡眠8小时。

4.增加户外活动,每天必须保持2小时阳光照射,每周不少于10小时户外活动。

5.学生晚上阅读,写字台灯亮度适宜。

6.不要在强光、阳光下写作业。

7.不要戴别人的眼镜。

8.已经近视的学生配眼镜时要求度数准确。

 

 

近视了怎么办?

视力检查: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界值须考虑年龄因素,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斜视弱视学组提出,将不同年龄组儿童的正常视力参考值限定为:3~5岁:0.5。6岁以上:0.7。

 

 

散瞳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是国际公认的诊断近视的金标准。对于12周岁以下,尤其是初次验光,或有远视、斜视、弱视和较大散光的儿童建议必须进行睫状肌麻痹试验。

治疗方法:

框架眼镜:方便、经济、安全

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度数一般比框架眼镜减少50-100度

角膜塑形镜:夜间佩戴,白天可获得正常视力,对于小于18周岁的青少年、学龄儿童可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

手术治疗:角膜屈光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