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医生说科普】科学进“柿”,远离多“柿”之秋
发布时间:
2020-09-29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尤其是霜降之后,树上红彤彤的柿子缀满枝头,很是诱人。据《本草纲目》记载,柿子,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更是一种具有食补药效的良剂。然而,柿子虽好,可不能贪吃哟!家里的老人和医生经常告诫柿子吃多了容易长结石、喝酒以后不能吃柿子,事实果真如此么?消化内科的医生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每年这个季节,凡是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就诊时医生都会习惯性的问一句:“您最近有吃柿子吗?”,因为医生需要排除一种季节性的临床疾病:胃柿石症,因此,在这里呼吁大家:多“柿”之秋须淡定。
胃柿石症
顾名思义,胃柿石症就是因为进食柿子而在胃内形成结石的这么一个疾病,大家肯定会有种种疑问,为什么吃柿子会长胃结石呢?其实不但是柿子,吃山楂、黑枣也可能出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其中的奥秘。柿子中含有一种叫做鞣酸的物质,人体在短时间内口服较多柿子后,大量的鞣酸进入胃内,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蛋白,鞣酸蛋白与柿子中的果胶及纤维素黏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团块,就会形成所谓的“胃柿石”。
胃柿石症有什么症状呢?
一般在大量进食柿子后,患者会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此时,胃内柿石较为松散,如果患者在短期内就诊确诊后,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将胃柿石化开,排出体外。但是,如果患者未引起重视,胃内柿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变大、变硬,在胃内的结石会压迫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的糜烂、溃疡,甚至引起出血,到这时可能单单通过药物无法将结石排出,需要通过消化内镜下碎石方可。还有少数患者结石会通过胃幽门后掉入肠道内,如果在肠道卡住会引起肠梗阻,此时就需要外科手术将结石取出了。
吃柿子的科学建议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会吓的以后再也不吃柿子了?没有必要啦!其实大部分胃柿石症患者是因为不科学的饮食所致,只要我们能够做到科学进柿,便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远离胃柿石。做为消化内科大夫我在这里提几点建议:1.不要在空腹、饮酒后吃柿子。2.不要一次性吃大量柿子。3.不要吃柿子皮,尤其不能吃生涩的柿子。4.不要与高蛋白食物(比如鱼、虾、鸡蛋、牛奶等)同食。5.特殊人群尽量不吃,如:老年人、小孩、糖尿病并发胃肠道蠕动功能下降的患者、胃肠道手术史的患者。
温馨提示:如果进食柿子后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竭诚为您服务。健康咨询热线:0535-7232305
相关资讯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