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是烟台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在烟台市较早开展消化道早癌筛查及微创治疗,在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及早癌的内镜下治疗方面有着鲜明特色。现开设消化内科门诊、病房、内镜室、碳13呼气试验室。年门诊量2万余人次,住院3000余人次,内镜检查及治疗1万余例。

消化内科现有两个病区,开放床位114张。科室人才梯队合理,医师22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9人,护理人员27人。拥有奥林巴斯胃肠镜、十二指肠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先进设备。

内镜发展历程

1994年,率先在烟台地区开展胃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

1998年,开展首例胃扭转的内镜复位。

2001年,开展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

2005年,开展内镜下胃结石碎石术

2009年,开展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APC、EMR)术。

2010年,开展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和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术。

2013年,应用NBI和染色剂开展消化道早癌的筛查。

2015年,开展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

2016年,开展内镜黏膜下肿物挖除术(ESE)、内镜下经隧道黏膜下肿物切除术(STER)。

2018年,独立开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技术,开展放大内镜及超声小探头探查。

2019年,开展胰胆管支架置入术、经口内镜下食道括约肌切开术(POEM)。

特色技术

近年来,消化内科在消化道早癌的筛查方面紧跟国内发展趋势,规范操作流程,尤其是放大内镜和超声内镜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消化道早癌的诊断率,通过EMR、ESD、ESE、STER等技术,可将早期的消化道肿瘤及黏膜下肿物完整切除,达到根治的效果。去年开展各种内镜手术1500余例,其中,胃肠道息肉术(APC、EMR)900余例,ESD、ESE、STER、EVL等手术达500余例。自2019年开始,大力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既大幅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又有利于提高早期病变的发现。独立开展的ERCP+EST术,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所造成的创伤,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一、消化道早癌(食管、胃、结肠)的诊断与治疗、黏膜下肿物的切除术:(1)放大内镜技术:利用放大内镜,可对消化道黏膜进行放大观察,识别病变黏膜微血管和微结构的异常改变,根据所观察的结果对病变进行分型和分级,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范围及浸润深度,为内镜下治疗提供安全的保障。(2)超声小探头探查技术:利用超声小探头可对消化道早癌及黏膜隆起病变进行病变起源和浸润深度的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技术。(3)内镜染色技术:现已开展NBI电子染色技术和染色剂喷洒技术,NBI电子染色技术是电子内镜的一种观察模式,通常联合放大内镜一起观察。染色剂喷洒技术是应用卢格氏碘、靛胭脂、亚甲蓝等染色剂对黏膜进行喷洒,显示病变的范围及形态情况,以便判断病变性质及范围。(4)氩离子束凝固(APC)、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针对胃肠道息肉或较小的病变所进行的治疗手段,尤其是腺瘤型息肉进行切除后,可以大大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5)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肿物挖除术(ESE)、内镜下经隧道黏膜下肿物切除术(STER):消化道癌前病变、早期肿瘤及黏膜下肿物的内镜治疗技术,通过内镜对病变进行完整的剥离、切除、封闭,达到根治的效果,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所造成的损害,减轻了经济负担。

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胰胆管支架置入术、鼻胆管引流术:应用十二指肠镜对胆道系统进行造影,明确胆管梗阻原因、结石位置及大小,并将结石取出、置入支架、放置引流管,可以解决胆结石、胆管良恶性肿瘤、胰腺癌等疾病所引起的梗阻性黄疸。

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止血术: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的急性大出血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止血术,通过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及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有效止血率可达到90%以上,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四、无痛内镜检查技术:为减少部分人对胃肠镜检查的恐惧感,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度,内镜室进一步加大无痛内镜的检查,让检查者在一觉之间便可轻松完成检查。

五、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患者,开展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缩小病变范围,延缓病变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